本期《住区》杂志“住区的良质”呈现了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塑造生活中的“良质”,生活环境和质量的研究转向势必带来研究方法和变化,开启理论和实践新的视野、路线和积淀。
本期《住区》杂志集中了国内关于“安全住区”的一些列研究和成果,从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在国内的应用,国外理论与中国社区具体情况的结合与修正,到中国城镇住区具体实践中安全社区研究、策略和规划的发展,呈现了中国设计学界对于“安全社区”研究的图景与前沿。此外,本期主题还包括对于中国城市住区公共性的研究。住区作为人与建筑两个层次的集合,在空间上如何反映人群的公共性,正在逐渐成为住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各种功能性公共空间和设施的营建,到公共空间的形成机制,本期关于住区公共性研究的文章给我们呈现了各种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研究和策略。帮助我们思考在中国城市住宅逐步完成量的积累之后,如何设计和建立更为适宜人群集合居住行为的社区公共空间。
在现代建筑史中,大学与设计院相互制约并相互激发,在不同时期交替担任着传承者或革新者的角色,推动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会酝酿变革;一方狂飙突进,另一方就会视传承为己任。1958年,拥有建筑学专业的一批中国大学成立了自己的设计院,大学与设计院第一次被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一个特殊的现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就是60年前成立的中国大学设计院其中之一。自此,大学设计院的发展就和中国现代建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6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60周年之际,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6ⅹ10:一个大学设计院的现代建筑史”的展览,以及出版了这本《住区》杂志特别专刊。当我们回首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这六个十年,会发现其研究与实践和中国社会历史的脉动、城乡建设的发展、设计思潮的起伏密切相连,既反映着中国这60年的建筑实践,也呈现了中国建筑学术的发展。因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这60年的历史,既是一个大学设计院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史的一个缩影,反映着中国建筑界对社会民生的担当,对中国建筑自我认同的探寻,展示着我们的前进与徘徊、问题与行动、实践与反思,并指向着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
随着我国医养结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不少相关的建筑已经完成设计并且相继落地。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庞大养老市场的需求,未来将有大量的医疗和养老相关的建筑在该政策的影响下被建造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医养结合的含义和将之正确地应用到相关建筑设计和开发中变得至关重要。本期通过五篇论文(包括本介绍文章)和五个案例介绍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医养环境。第一部分结合笔者的博士研究,从基础、意义和目标讨论建筑环境创造中的医养结合。第二部分介绍本期的编辑结构,希望通过理论和案例的介绍阐明“医”和“养”在建筑环境中的关系,启发政策实施者(包括建筑师,设计师和开发商等)做出适合的医养设计和开发行动,最终提高老龄使用者的生活福祉。
本期《住区》杂志试图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建立在对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认识之上的建筑设计态度与方法。在甲方和地方规划部门的意图之外,柯克兰事务所一直寻求建立一种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相对客观的整体认识,从而指导自己的建筑设计,使其在完成自身使命的同时与城市更大范围的区域发展相协同。对于今日成为权力和欲望竞技场的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这种态度和方法意义所强调的,正如同加达默尔所说——“我们的任务在于把通过科学而受我们随意支配的对象世界亦即技术世界同我们存在的基本状况重新连接起来,这种基本状况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可由我们操纵的,而仅仅要求我们尊重”。
本期《住区》聚焦建筑师的家。目前国内大量的毛坯房供应市场,绝大多数购房者都需要面临装修问题。不论老房子还是新建楼盘,很多住户都会对原有的建筑格局大改特改,甚至对原建筑的结构形式进行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的寿命和安全。建筑师作为住宅的设计者——也正是毛坯房的提供者,同时又是使用者——也会成为毛坯房的改造者,成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
本期杂志将视野拉回到了《住区》的起点——住宅与社区研究。《住区》杂志一贯的宗旨是,“关注问题而不是事件,关注行为而不是设计,关注人而不是房子”。因此,关于住宅与社区研究,我们试图呈现的不是各种住宅设计或住区规划的形式与结果,而是设计与规划的起点与演进过程,其逻辑依据就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
本期《住区》聚焦“幼儿园”空间,从政策、设计和幼儿心理等层面展开探讨,谈谈培养我们的未来——孩子们的场所及环境。
现代科技延伸了人能感知的物理空间,但是媒体的井喷却在压缩人的思考时间。而学术、公民社会等公共理性是建立作为思考结果的共识之上的,所以麦克卢汉说:“公众是印刷术的产物,在电子条件下,公众将不复存在”。不过,麦克卢汉还说过:“在洪大的时间之流中散布的星星点点温暖滞后的区域,难道不可能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的绿洲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面对的挑战是:经验是否能够代替认识?感知是否能够代替理解?被动接受是否能够代替主动思考?面对这些挑战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而是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全体。而这绿洲是杂志、是书籍、是微信、还是网站?皆有可能。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香港与内地,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城市的关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存在于彼此的角色状态,文化、意识差异等等诸多方面。
这20年间,香港和内地各自的发展如何?彼此的交叉点在哪里?彼此的关系变化在哪里?这些变化已经/将给彼此带来何种影响?回归20年,应该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思考或是有趣的答案。
《住区》杂志“香港回归20周年“专辑以“变化”为点,探讨香港回归20年来,香港和内地在建筑、规划和相关行业层面,各自的生存状态、彼此的关系、相互的影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中国和挪威五所大学的建筑学课程案例为样板,从教学框架、生活方式、材料选择、美学趣味等方面,本期《住区》杂志展示了各种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成果,反映了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
当代城市中的建筑应该追求标志性?形式感?还是应该有自己的命题?是建筑的社会性?建筑的城市性?建筑的地方性?还是其他?《住区》杂志“在地重庆“专辑以重庆为点,展现重庆建筑设计众生相,探讨当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的依存关系。
特别策划
P006 定位乡土—— 青年设计师乡土营建学术论坛
主题报道
P014 基于 GIS 的喀斯特山地河谷地带聚落分布规律研究 :以贵州省白水河谷地区为例 / 周政旭 王训迪 钱云
P023 基于“乡村参与式设计”的实践探索——以龙池山古道修复工程为例 / 朱斯斯
P029 突变与传承 :川西北藏区旅游村落乡土民居当代演变类型、特征及思考——以阿坝县神座村为例 / 曹勇 陈颖 田凯
P035“不离乡不离土”:本地村镇化转型中的萧山农村地区当代乡土住宅研究 / 项曦 段威
P041 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藏族民居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以齐小谷村江宅为例 / 宁昭伟 吴艳
P047 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居空间构成及演变——以曼冈寨为例 / 郦大方
P054 1980 至 2010 年,长沙农村住宅的厨房演变/ 熊瑶 卢健松 姜敏
P064 文化旅游契机下的意大利村镇复兴策略 / 周政旭
本期《住区》杂志选取了今年6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论坛部分会议论文,研究者、设计师和开发商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健康住宅的相关性能、关键技术与探索实践,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为健康中国建设与健康住宅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
本期《住区》主题是“作为物质和理念的传统”。将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助于保护那些无形的传统,但是也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容易让人忽视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无形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才是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继承和保护的东西。本期杂志通过一系列关于建筑和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希望传达出这样的信息:物质形体仅仅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一个方面,这些在中国快速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仍然续存的传统建成环境,是因为传统生活的内容和理念一方面在被改变,而另一方面在延续,从而成为了“现在的一部分”。对于物质空间形体的保护,帮助我们理解过去;而对于其蕴含理念的保护,更为注重传统的鲜活与变迁。
针对住区开放的相关问题,本期刊载了对十几位国内外专家的访谈。其中有本刊主编庄惟敏院长、王建国院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院长Peter G. Rowe等,从人的领域性、社会形态、心理学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参考意义。
本期《住区》中的研究和实践案例表明,一种新的遗产话语正在被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地讨论和付诸行动——这种由官方和民间力量合作形成的新话语模式,不仅是必要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可行的。在遗产价值理论层面,侧重于当地人视角的社会文化价值阐释;在遗产管理和政策层面,侧重于“公众参与”机制的讨论和推广;在遗产实践层面,依赖于“扎根型”在地技术精英及其整合起来的官方和民间的社会网络。本期杂志中呈现的内容,只是中国文化遗产在地研究和实践案例中的一部分,它们正在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为一种新话语模式打开了一扇窗,呈现此类研究与实践正是策划本次专刊的意义所在。